服务器硬件配置有哪些?服务器硬件配置怎样选择?

kmwl520 建站经验 0

服务器其实就是一台配置更高的计算机,它的内部结构也和普通的计算机大同小异。其硬件同样包括服务器主板、CPU、内存、硬盘、风扇、电源等,今天详细讲下服务器硬件配置有哪些?服务器硬件配置应该怎样选择?

服务器是什么

 一、服务器是什么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服务器相比普通计算机加强了硬件功能,例如多个多核心处理器、更快的内存,可以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多块硬盘驱动器,用于提高数据容量和冗余,特制的网卡等。  

二、服务器硬件配置 

服务器硬件配置是由主板、CPU、内存、硬盘、散热风扇、网卡、磁盘阵列卡和机箱等组成,以下分别介绍:主板是计算机的主电路板,服务器的其他所有部件都要连接在主板上。系统主板上的主要部件包括CPU处理器、芯片组,内存、扩展槽、硬盘以及用于连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的输入/输出(I/O)端口。 某些系统主板还包括额外的内建功能,例如图形适配器、SCSI磁盘控制器或网络接口。处理器是服务器的中央大脑,处理器的速度和数量对你服务器支持应用程序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处理器不断变革,因此可能很难确定哪款处理器最适合你的应用程序。内存是CPU和硬盘之间的缓冲设备,是临时存储器(作用是临时存放数据),程序在运行的时候,都会调度到内存中运行,服务器关闭或程序关闭之后数据将自动从内存中释放掉。硬盘就是永久存放数据的存储器,其中常用的硬盘有300GB~4TB不等。硬盘类型分机械硬盘,固态硬盘两种。Raid(阵列卡)称为磁盘冗余阵列,其功能是,当企业的网站数据量很大,单块盘装不下的时候,若购买多块硬盘存储数据时,就需要利用Raid技术将所有硬盘整合成一个大硬盘然后才能在这大硬盘上分区,存放数据。不过硬盘多了势必会有损坏,可数据是不能丢的,针对这情况,Raid还具备一个功能就是多个硬盘放在一起可以配置冗余,也就是备份,因此可以确保即使若干硬盘有损坏,数据也不会丢失。服务器风扇的作用是加快散热片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以提高散热片和空气的热交换速度。风扇作为风冷散热器的两大重要部件之一,它的性能的好坏往往对服务器散热器效果和使用寿命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网卡也称为网络控制器。网络连接对于任何服务器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部分,网络控制器负责管理来自你办公地点内客户端(其他计算机)的输入和数据流量。因为服务器通常比普通桌面计算机拥有更多设备,它对电源的要求更高(一般为300瓦特)。如果服务器容纳了很多磁盘驱动器,它可能需要更大的电源。这样的话,你需要考虑哪种构成因素的选择会适合你的需求:塔式和机架式或  刀片式服务器 。服务器机箱通常有一般的机箱或是中型塔式机箱所不具备的附加功能,以确保服务器能够长时间连续正常运做。因此选择一款合适的机箱产品,对于服务器系统的正常和稳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器硬件配置有哪些

 三、服务器硬件配置怎样选择  

1、选择处理器应当考虑到三个主要功能 ① 时钟频率这是处理器运行的速度,通常单位为千兆赫(GHz)。一般是越快越好,这意味着,速度越快的服务器性能就越高,可以同时执行更多任务。购买高主频的处理器不仅可以提高当前的系统性能,同样有助于确保你的服务器能够满足未来的处理需求。② 核心数量这是处理器拥有的物理处理器数量。目前,大多数服务器CPU有四个或八个核心。多个核心可在将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上实现更好的多任务处理。 例如,一个核心运行病毒扫描,同时由另一个独立核心处理数据备份。③ 缓存大小每个处理器都有内建的高速内存,位置紧邻中央处理单元(CPU)。 大缓存可以降低CPU从系统内存(在CPU之外)中检索数据时所需的主频。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这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一般来讲,具有更多核心、更高主频和更大的高速缓存的CPU可提供优异的性能。  

2、服务器内存要如何选择 相比于CPU,内存(RAM)其实是影响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很多业务系统CPU利用率一般都在10%~50%之间,甚至更低。如果你的应用需要较高的内存容量,则需要考虑 RDIMM 和 LRDIMM 内存技术。如果你的应用对内存带宽敏感,则需要考虑安装的处理器型号以及你的平台配备的内存通道数量。如果是八内存通道的平台,最好是每个处理器安装八个内存模组,以获得最佳性能。当模组安装到第二个 bank 中时,一些平台会限制内存性能,最后,你还需要考虑安装双 rank 内存模组,因为其内存性能高于单 rank 内存模组。  

3、硬盘存储系统如何选择 服务器硬盘作为服务器的核心数据仓库,所有用户数据以及软件都存在于此,它的稳定与安全与否直接决定着服务器数据安全。我们需要考虑硬盘的数量、容量、接口类型、转速、缓存大小,以及是否需要Raid卡,Raid卡的型号和Raid级别等问题。

① 硬盘容量作为数据储存,硬盘容量成了重要参数,硬盘容量单位为MB、GB、TB。大厂商使用的是GB,另外还可以看硬盘单碟容量,就是单片单盘的容量,单碟容量大单位成本低,访问时间也会越短。通常一台服务器的硬盘容量越大,这台服务器的硬盘单位字节越便宜。

② 转速转速是服务器中的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单位为RPM,单位转速越大硬盘的整体性能越好。

③ 平均访问时间服务器中的硬盘内平均访问时间是指磁头从起始位置到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因此单位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④ 传输速率服务器的硬盘传输速率指的是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MB/s。含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其中的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⑤ 缓存缓存是有着极快的存取速度的一个内存芯片。服务器硬盘拥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服务器硬件配置怎样选择

以上是服务器硬件配置构成及硬件选择的方法。对于web服务器来说,主要是以CPU、内存、硬盘等硬件配置来作为主要的基准,同时选择合适的带宽、流量、硬防,按需选择及升级以保证网站对服务器配置的要求。


选购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

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2.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3.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4.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5.冗余: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服务器采购五大问题需提前考虑】

服务器市场上产品种类繁多,各厂商开始花样翻新地打服务、打方案,使用户在选购服务器产品时迷惑也越来越多。下面几个问题的解答相信能在用户选购服务器时提供一些参考,因为,春之华造就秋之实,选到合适的服务器产品,是保证业务正常运营的一个必要因素。

【问题一:选购IA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

CPU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热插拔是指带电进行硬盘或板卡的插拔操作,实现故障恢复和系统扩容。

同时,在选择IA服务器时通常需要考虑可管理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几方面的性能指标。

【问题二:64位服务器覆盖的应用范围?】

这里要说的,仍然是安腾、AMD64等一些新型64位服务器。从应用类型来看,大致可分为主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几类。

主域控制器:网络、用户、计算机的管理中心,提供安全的网络工作环境。主域控制器的系统瓶颈是内存、网络、CPU、内存配置。

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数据存储仓库,其性能要求是在网络上的用户和服务器磁盘子系统之间快速传递数据。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引擎包括DB2、SQLServer、Oracle、Sybase等。数据库服务器一般需要使用多处理器的系统,以SQLServer为例,SQLServer能够充分利用SMP技术来执行多线程任务,通过使用多个CPU,对数据库进行并行操作来提高吞吐量。另外,SQLServer对L2缓存的点击率达到90%,所以L2缓存越大越好。内存和磁盘子系统对于数据库服务器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Web服务器:Web服务器用来响应Web请求,其性能是由网站内容来决定的。如果Web站点是静态的,系统瓶颈依次是:网络、内存、CPU;如果Web服务器主要进行密集计算(例如动态产生Web页),系统瓶颈依次是:内存、CPU、磁盘、网络,因为这些网站使用连接数据库的动态内容产生交易和查询,这都需要额外的CPU资源,更要有足够的内存来缓存和处理动态页面。

高性能计算用的集群系统:一般在4节点以上,节点机使用基于安腾、AMD64技术的Opteron系统,这种集群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厂商的技术实力、集群系统的设计、针对应用的调优等方面。

【问题三:多处理器服务器选购的策略如何?】

在购买多处理器系统之前,你必须了解工作负载有多大,还要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然后再确定使它们可以运行起来的服务器。值得注意的是,你最好购买比你目前所需的计算能力稍高一些的服务器,以便适应未来扩展的需要。

首先,处理器的选择与主要操作系统平台和软件的选择密切相关。你可以选择SPARC、PowerPC等处理器,它们分别应用于SunSolaris、IBMAIX或Linux等操作系统上。大多数用户出于价格和操作系统方面的考虑也采用Intel处理器。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I/O架构。目前最常见的总线结构是PCI、PCI-X。PCI迅速发展为包括32位和64位数据通道,并对33MHz和66MHz时钟速度提供支持。PCIExpress是一种全新的串行技术,它彻底变革了原来的并行PCI技术,同时又能兼容PCI技术。PCIExpress总线采用点对点技术,能够为每一块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需要在设备之间共享资源。充分保障各设备的带宽资源。

然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内存。大多数多处理器系统目前都支持纠错SDRAM。

最后,是存储的问题。服务器所支持的驱动舱个数必然会影响到服务器的外形和高度。如果将服务器连接到SAN上,则对内部存储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设备安放在没有SAN的远程位置上,那么可以购买支持多达8个可外部访问的热插拔SCSI驱动器的系统。

【问题四:刀片服务器用武之地何在?】

刀片服务器最初定位于寻求将大量的计算能力压缩到狭小空间中的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企业。现在,许多系统厂商把能够整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去除杂七杂八的线缆和优化管理、高性价比等作为卖点来销售这些薄片状的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大小仅为标准的1U服务器几分之一,并且需要电能更少,安装在使它们可以共享资源的专用机箱中。

【问题五:刀片服务器除了在计算密度上带来回报外,成本会节约吗?】

专家认为,部署刀片服务器将得到节省空间费用的回报。在使用刀片服务器时,能够在每机架单位上达到10GHz的计算能力,而在使用传统平台时,每机架单位实际为0.5GHz的计算能力,这是20倍的改进。现在数据中心空间费用非常昂贵,而这正是使用刀片服务器得到巨大回报的地方:计算密度。

然而,早期采用者也指出刀片服务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有的厂商会说你必须拥有刀片服务器,他们将用刀片服务器代替所有的服务器。对于用户来说,应该在最合适的地方使用它,如果你试图更高效率地利用空间的话,就应当考虑选择刀片服务器。

【硬件】

CPU、内存、硬盘、网卡

域控对机器要求不高,网卡要好点、快点

MIS或ERP对内存、硬盘、网卡的要求较高

网站对内存、网卡的要求较高

数据库对CPU、内存、硬盘、网卡的要求较高

【其他】

CPU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冗余: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热插拔:是指带电进行硬盘或板卡的插拔操作,实现故障恢复和系统扩容。同时,在选择IA服务器时通常需要考虑可管理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几方面的性能指标。

怎么选择云服务器配置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影响价格,也直接决定了它的计算能力和特点,是在采购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选云服务器配置,看这三个维度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主要取决于类型、代别、实例大小三个最重要的维度。

维度一:类型

云服务器的“类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类设计目的或性能特点的云服务器类别。通常来说,云厂商会提供通用均衡型、计算密集型、内存优化型、图形计算型等常见的云服务器类型。这些类型对应着硬件资源的某种合理配比或针对性强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场景时,选择最合适的那个型号。

vCPU 数和内存大小(按GB计算)的比例,是决定和区分云服务器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2核8G,这是一个经典搭配,可用于建站、应用服务等各种常见负载,比如作为官网和企业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器等。

如果 vCPU 和内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计算密集型的范畴,它可以用于进行科学计算、视频编码、代码编译等计算密集型负载。

比例为1:8及以上,就被归入内存优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数据库、缓存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较为常见。

图形计算型是带有GPU能力的虚拟机,一般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随着 AI的火热,这类机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研发和生产环境中。

在主流云计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缩写来表达云服务器的系列。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云的内存优化型为R系列,Azure的计算优化型为F系列。

维度二:代别

云服务器的“代”(Generation),用来标识这是该系列下第几代的机型。数据中心硬件和虚拟化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云厂商需要不断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能力推向市场,所以即便是同一系列的机型,不同的代别之间也会有不小的区别。

同类型云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往往会先带来相应硬件CPU的换代提升。由于CPU在不断更新,所以云服务器的单核性能未必相同。有时,虽然两个云服务器的核数一致,但由于底层芯片的架构和频率原因,性能上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新一代的型号,往往对应着全新的特制底层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设施,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维度三:实例大小

云服务器的实例大小(Size),指的是硬件计算资源的规模。在选定的机器类型和代别下,我们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实例大小,以应对不同的计算负载。在描述实例大小时,业界常常使用medium、large、xlarge 等字眼来进行命名区分,这样的描述基本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商都在使用。

大致可以这样记忆:标准large对应的是2vCPU的配备,xlarge则代表4个vCPU,而更高配置一般用nxlarge来表达,其中n与xlarge代表的4vCPU 是乘法关系。比如,8xlarge 就说明这是一台8*4=32vCPU的机器。

如若要更严谨的表述配置,则使用vCPU而非核数(Core)来描述云服务器处理器的数量。因为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普遍存在,常常一个核心能够虚拟出两个vCPU的算力,但也有些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所以 vCPU是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

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还会看到“metal”或者“bare metal”这样的描述规格的字眼,中文称为“裸金属”。它们就是云服务商尽最大可能将物理裸机以云产品方式暴露出来的实例,主要用于一些追求极致性能,或是需要在非虚拟化环境下运行软件的场景。

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

云服务器的型号名称一般由类型、代别、实例大小这几项的缩写组合而成,有时还会带有补充后缀。AWS的命名规则最具代表性(阿里云采用的也是非常类似的格式):

当你理解了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后,今后看到某个具体型号,便能够很快明白背后的含义,晦涩的字符串立刻变得清晰。

比如,分解r5.4xlarge这个型号,这首先是一个R类型第5代的内存型机器,它应该有4×4=16个vCPU,内存大小则是16×8=128G(内存型机器的CPU内存比一般为1:8)。

当然,并非所有的云都一定是采用类似 AWS 的命名规则,微软Azure就用了一个略有不同的命名体系,大致可以总结为:

比如“E4v3”,就代表了微软Azure上4核32G的第三代内存型机器。掌握了Azure的格式特征后,你同样能够很快地解读标识的具体含义。

在命名公式中,还有一个称之为“后缀”的可选部分,在许多的型号命名中都能看到它。它一般是作为型号硬件信息的一个重要补充,这种型号与不带此后缀的标准版本相比,有一些显著的区别或特点。比如阿里云,表达“网络增强”含义的后缀是“ne”。

如何验证机型配置与期望相匹配?在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lscpu命令来了解云服务器的CPU信息,并与机器的具体型号名称进行对照。下图是在一台AWS的机型上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到芯片提供商AMD及双核四线程等关键信息,与机型命名的含义相符:

选购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

CPU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热插拔是指带电进行硬盘或板卡的插拔操作,实现故障恢复和系统扩容。

1、服务器处理器主频

服务器处理器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GHz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GHz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GHzItanium2大约跟4GHz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服务器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MCH),I/O控制器Hub和PCI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Intel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

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3、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CPU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L3缓存的Xeon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欧美美女明星  便秘最怕9种水果  大胆女人艺术照  mm人体图片  美白小偏方 
标签关键词:

免责声明

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如有侵权请邮件xm520vip@gmail.com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